医院人文
“感悟省医,挖掘历史”记张学彬
忆往昔峥嵘岁月稠
——我院老一代军医张学彬
有幸采访张学彬老人,是在2013年5月初的一个下午。时值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成立30周年,张老是第一任分会委员,也是第一任山东主委。医院烧伤科的徐广琪博士受医学会委托,录一段张老的视频。我们有幸跟随徐博士见到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。张老一生波折,解放战争时期经历过硝烟,担任和平医院(hg3088皇冠手机注册前支)医务主任;建国初期听从国家安排进藏七年,担任拉萨市人民医院第一任院长;文革时期下到四川放攀枝花十几年,1982年到我院任主任医师。
第一次见到张老,我惊讶于眼前这位精神矍铄、神采奕奕的老人就是94岁的张学彬主任。张老待人热情亲切,听说了我们的采访目的后,便耐心细致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从医历程,从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场,到大跃进时期,到文化大革命时期,到改革开放后进入hg3088皇冠手机注册的时光。
一双巧手,在战斗中淬炼而成
1946年5月,张学彬毕业于上海医学院。青春年少的他放弃了留任上海、享受安逸的机会,毅然与彭洪年(后改名为彭治生)、商鉴两位同学一起,从重庆经南京转北平乘飞机到临沂,投入到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中。张学彬参加了解放军,开始了战场上的伤员救治工作。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,腥风血雨的战场,张学彬和其他医护人员们一起行走在前线、后方,忙碌在抢救受伤战士的第一线。为尽早治疗伤员,防止延误成慢性感染,提高治愈率,张学彬带领手术组到前线为伤员做手术。在解放张店、周村、潍坊、兖州等战斗中均将手术组布置在离火线二、三十里的村庄,伤员在受伤后由专门担架队数小时内即可送到,大大提高了伤员的治愈率。在紧张的战斗打响后,伤员陆续送来时,医务人员经常一连几天日夜连续工作,最长持续36小时不下手术台。
解放济南前夕,因我军开辟中原军区,张学彬被调去中原军区卫生部和平医院任医务主任,又继续奔走在淮海战役的救治战场上。多年行医使张学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练就了一双巧手,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能实施。作为解放军的医生,张学彬不仅在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抢救伤员,面对前来求助的普通百姓,也尽心尽力医治,各种类型的外科手术究竟做过多少台,张老自己也记不清楚了。
与此同时,由于军队上接受过正规医科大学教育的医务人员较少,张学彬除了配合作战需要收治伤病员外,一到解放区就开始了培养医务干部的工作。最初为白求恩医学院一届、二届学生讲课带实习,后又多次为在职医务人员办短期轮训队,讲授一些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,为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医学人才。
听从指挥,国家需要时奋勇进藏
1950年十八军进军西藏前夕,西南军区卫生部钱信忠部长找张学彬谈话,“解放西藏,卫生工作很重要,需要一个像你这样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,部队中较少,考虑调你去。”在国家需要面前,张学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。随后,张学彬由西南军区卫生部直属总院调至十八军卫生部任医务主任,随十八军前方司令部进藏。是年秋天随军部进驻四川甘孜,是驻藏族区的第一站。
进藏毕竟与一般进军不同,从川西到西藏首府拉萨数千公里之遥,其间是终年积雪的高山和奔腾的河流相隔。由于道路险阻,不能通车,从甘孜再西进,部队就是徒步行走了。1951年5月从甘孜徒步出发,跨过千山万水,经受高原缺氧,风餐露宿,整个进藏路程历时一年,于1951年10月才到达拉萨。
西藏地区地广人稀,山高水险,交通极为不便,加之